(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刘太监被剐掉了,这对皇帝来说,并没有啥影响,无非是少了一个大伴而已。不过对朝局而言,却是意义深远。首先刘瑾之死给太监们敲响了警钟,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为非做歹,而朝廷借排除阉党之机进行大洗牌,很多贪污不法的官员被查处,杀头的杀头,充军的充军,革职的革职,朝廷气象更新。
新入主司礼监的高凤是个不喜欢闹腾的老好人,司礼监在他的管理下,对内阁的票拟多是直接朱笔照抄,这让内阁的权能再次加强。而文臣们暂时安于现状,不再没事乱上奏疏找皇帝的麻烦。
朝廷回复往日的平静,很多被刘瑾罢掉或贬谪的官员都相继被召回朝。原内阁次辅焦房因攀附刘瑾而被革职为民,内阁只剩下李东阳和王鳌两个大学士,需要再会推选定大学士的人选。
按说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因为皇帝现在还是很少管事,很多事都是大臣们拿主意,司礼监直接批朱施行。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却又闹出了麻烦,好不容易才形成的安定团结的朝局又被掀起了波澜。
这天上午,万仁跟平时一样,入宫陪皇帝练了一会拆手,接着又闲聊上几句家常,正当他准备下班回家之时,司礼监送来了一份奏章,皇帝看过之后,脸色瞬时由晴转阴,将那奏章递给万仁,问道:“仁兄,怎么看?”
万仁虽然不上朝参政议政,但是对朝政的影响力有增无减,因为自从南巡归来,“仁兄,怎么看?”成了皇帝常常挂在口边的口头禅,而自从刘瑾被整垮之后,随侍皇帝的太监们一听到这句口头禅,就要下意识地竖起耳朵,用心地将万仁的每一句话记于心中。
好此紧张兮兮,都是怕当刘瑾第二啊。
万仁只是将那份洋洋散散数百言的奏章扫了一眼,就看明白:奏请皇帝将刘健和谢迁这两位顾命大臣召回朝,再任内阁辅臣。而奏章后面的落款者,是六部六科的都给事中。
“文笔不错,可惜华而不实,就好比是女人裹脚布,又臭又长。”万仁似笑非笑地给出了评价。
皇帝又看了一眼那份奏章,扁嘴道:“仁兄说得一点都不错,真是又臭又长,跟女人的裹脚布有得一拼,只是朕想知道仁兄怎么看所奏之事。”
“新朝新气象,朝廷上又不缺干员,何必再用那些孤愤老臣?”
“朕也是这般想,只是如若不允,他们定是又要联名上书烦扰朕。”皇帝皱眉道,其实他也挺烦那些朝臣的,可是朝廷上又不能缺了他们,所以才一直能忍则忍。
“要不就召谢迁回朝,召一人不召一人,以此恩威并施,那些言官也不敢乱上书指摘陛下。”
“为何召谢迁,那谢老头油嘴滑舌,朕还怕他回朝后又四处煽风点火搬弄是非。”皇帝皱眉道。
“刘健善断,但脾气火爆,实在是顽劣不驯,不可再用。谢迁巧言令色,但为人机巧,陛下驭之以恩威,他也只会老老实实干活,不敢再乱生事。”
“那些个老臣,个个人老成精,朕怎是他们的对手,怕是难以驾驭。”在这一点上,皇帝还是有点自知之明。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治国能手,正如万仁跟他时常暗示他的:要想国家平安无事,就要放手让有能力的人去干,自己当个甩手大爷,过过自由闲适的舒心日子。
万仁也连连点头,又道:“陛下,若要阁臣们安于权位勤于政事,微臣倒是有一个提议。”
“说。”
“陛下且先就座,容微臣细细说明。”
+++000+++
弘治十八年十一月初一,内阁接连收到三道中旨,第一道中旨的内容让李东阳和王鳌大喜过望,因为皇帝下旨召谢迁回朝。
其实,六部六科上书请召回刘健谢迁两顾命大臣一事,李东阳早就有所耳闻,不过,他对此不抱任何幻想,因为皇帝打心眼里不喜欢那些喜欢对他指指点点的顾命大臣,而李东阳也知道自己之所以能留下来,倒不是皇帝喜欢用他,而是有人帮忙说情。如今皇帝却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取中旨将谢迁召回朝,李东阳不用想,也知道有人帮忙说情了,而李东阳也不用猜,都能想到帮忙说情的那人是万仁。
且不管万仁是出于什么原因愿意出面说情,李东阳都觉得这是一件可以使朝局更加稳定的好事,唯一值得惋惜的是老搭档刘健没能回来。而刘东阳也隐隐地察觉到,这一次刘健没能被召回朝,肯定是被万仁否决了,以后恐怕他再无机会回朝了。
放下第一道中旨,李东阳打开第二道中旨,发现这道中旨却是出奇意料地长,足足有二十页之多,再看题头:拟定内阁办事章程,再往下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让李东阳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份新的办事章程明确了内阁各位阁臣的职权,可以让内阁高效地运转起来。比如说内阁首辅,统领内阁总理国家机要,下设四名次辅,每名次辅分管一部分国事,第一次辅分管民政财赋,第二次辅分管刑名诉讼及监察,第三次辅分管工部、漕运及兵粮军备等事,第四次辅分管科考文教、接待各国来使等事。
简单的来说,第一次辅管财税收支,第二次辅管治安及监察,第三次辅管工程及军备,第四次辅管文教及外交工作,而各位次辅管不了的事,就由首辅管,首辅无权管的,才上奏皇帝,由皇帝来管。
职权分明了,责任也可以分明,哪里出了事,就责成管事的阁臣负责处理,如果事情办得不好,就处罚负责的阁臣。有权有责,一个萝卜一个坑。内阁首辅也好,次辅也罢,该你干的活你就得干好,干不好就下岗回家,让能干得好的大臣顶上。
忧的是,新的办事章程搞了分权制衡,内阁不再是首辅的一言堂,李东阳担心以后各位阁臣相互扯皮,这反而会使阁臣们变得勾心斗角,不能精诚团结。
不过,当李东阳皱着眉头地打开第三道中旨时,反倒是疑虑尽消了。第三道中旨的内容却很简单,归结来说就是内阁票决制:阁臣议事实行票决制,比如说议定由第一次辅主管的减税一事,首辅的建议占三票,第一次辅的建议占三票,其他次辅每人占一票,第一次辅与首辅意见相左时,谁能得到两位以上次辅支持,得五票以上,谁的提议就可通过。
另外,司礼监每日指派两位司礼太监亲临内阁充任书记官,将阁臣议事的过程简明地记下以备皇帝查阅。同时严禁阁臣结党擅权,每一位阁臣不管是支持一方还是反对一方,都必须说明理由,不可随意行使票决权。
而这两道中旨的后面,都写着临时试行,如有不完备之处,再细商纠改。
“拿内阁开刀,一刀见血,那小子也真够机灵的。”次辅王鳌也看完了这三道中旨,沉吟了良久方道。他也知道这些都是万仁主意,因为皇帝根本就没有能力搞出这种章程来。
“是啊,让内阁分权相制,粗看起来是要削弱内阁权势,实则不然啊,这是为了内阁回归正轨。内阁可正常施政,圣上信任内阁,也就不必用司礼监来制衡内阁,内阁可行使的职权反而更重。”
“话虽如此,只怕下面的人可不这般想。他们知道了此事,只怕他们又要抬出祖制,闹个不停。”王鳌不无担心地说道,其实他也看出来了,如果内阁按照新的章程来施政,就一跃居于六部之上,跟被撤消的中书省无异了,而阁臣们则摇身一变,成为群相,这跟严禁设置丞相一职的太祖成法相悖。
“且让他们闹,起不了什么大浪。”李东阳倒是不以为意。
要说太祖成法确实是明令撤销中书省,禁止设置丞相一职,上书提议者都要以谋逆罪严惩。但是到了太宗这一代,此道不通绕道走,搞出了一个内阁来,而内阁实际上就是在行使中书省的权力,只是一直名不正言不顺,后来让司礼监有机可乘,从此就形成了内阁与司礼监角力的局面:如果皇帝信任文臣,内阁与中书省无异;如果皇帝信任太监,那司礼监就是中书省;如果皇帝两边半信半疑,那就是宫里宫外两个互相扯皮的中书省;如果皇帝两不采信,那就是乾坤独断,有明数位皇帝中,也就只有太祖朱元璋有这个魄力。
新任皇帝年纪尚幼,让他一人乾坤独断那是不可能的,要么信任司礼监,要么信任内阁,皇帝现在暂时选择了信任内阁,李东阳暗暗告诫自己: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将内阁变革成为明朝名正言顺的决策中枢。
议论完中旨一事,李东阳又与王鳌谈起推定内阁辅臣一事,由于谢迁将要回朝,按照内阁办事章程上的搞法,内阁现在还有两个空位要补上,选谁来补上,这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虽说阁臣的人选一般要先经过朝臣们的会推,但是李东阳身为首辅,也是有权力提名人选供同僚票选的。再加上他近期在倒阉党一事上行动果决,名望再次得以提升,他说的话又有分量了。
李东阳与王鳌协商了一会,终于定下了一份十个候选人的名单,就等明日召集众臣会议进票选会推。
+++000+++
湖北安陆洲,定心观内,一对男女赤身相搏,一阵排山倒海之后,烈火终于将干柴燃烧殆尽。
“这些时日里,那人如何?”
“还能怎样?整天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拿下人出气,十足一个窝囊废。”
“你可得劝劝他,莫把名声搞臭,累得你以后再想回京当皇后都没机会。”
“你以为我不想劝?那窝囊废物,流如鼻涕软如脓,真是百无一用,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如今宫里的那个就是崩了,朝廷上那些大臣也不一定会选他。可他就是听不进去,说等等等等,都不知等到何时。”
“不等还能怎样?难不成他带兵造反,杀到北京去?他也得有兵才行。回去跟他说,现在宫里事多,风声正紧,要下手也要等这风头过去。”
“那张寡妇还大着肚子,要是她再生下一个皇子,那可就不妙了。”
“放心,我安插在宫里的人说了,这一胎是女非男。”
“万一是个带把的...”
“这个不用你操心,宫里的皇子公主,夭折的多能活的少。若是个皇子,定也活不过周岁。”
“你可得让人看紧点,别出什么岔子。”
“放心吧,宫里那个被我封了精关,是不可能有后的。”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