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衡的名头,周学熙自然听过,也从父亲口中隐约听说过李鸿章对赵衡的欣赏。对赵衡的本事他自然大有惊叹,亦极为不服气:周学熙自己算是北洋青年一辈中的佼佼者,很多人都将他看成是继盛宣怀之后能够撑起北洋洋务的脊梁,甚至还有成为李中堂将来衣钵传人的希冀,要不然也不会仅仅三十几岁就放在开平局会办这样重要的位置上,但赵衡的横空出世,让周学熙倍感压力,这个比他年轻九岁的后起之秀已有了偌大的声名,类似于撵走张翼这样的策略,周学熙与麾下一班心腹不知道筹划了多少次,总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故而一直蹉跎。谁料到这个横空出世的年轻人在翻手覆雨间不但拿下了开平局,连带北洋局也换了天地,
眼下从凌天锡口中得知又是赵衡的意思,周学熙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让他不得不收敛自己的锋芒,觉得将来的路还很长。
“文远的意思……”凌天锡不知道该怎么和周学熙说,因为赵衡提出的又是连环计,计谋一个套着一个,环环推动,牵一发而动全身,让人无从抗拒。
“大人毋庸保留,原原本本对卑职讲吧,我也是好奇的很。”周学熙看凌天锡的脸色,知道对方大有深意。
凌天锡脑海中迅速盘算了一下,终于理清了思路:
是的,他抓住了周学熙的弱点,后者迫切需要独当一面的经历,但无论是开平局还是唐山机器厂,都不能提供这个机会,唯独细棉土厂早已经倒闭,放手让周学熙经营当是无可无不可的行为——能救活,当然最好;救不活,也不至于有多大的损害。
其次,在安抚周学熙之后,赵衡还安排了一个**裸的诱惑——荣禄给渤海化工开了口子,公司可以自建盐田,只要不对外贩卖粗盐,一律不必缴纳盐税。凌天锡原本以为,赵衡肯定是抓住机会建议渤海化工大力发展盐田,但赵衡对此笑得却很诡异。
他只问了两句话,就让凌天锡陷入了沉思:“自建盐田与外购无税粗盐,何者更为便捷?自建盐田与外购无税粗盐,何者更为和谐?”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自然不证自明,而第二个问题则让凌天锡肃然动容。
天下盐商,唯长芦与两淮两处可执牛耳。大清二百多年来,长芦盐商正儿八经除了按照盐引贩卖粗盐外,每年还额外走私,走私私盐超过征税的食盐两三倍都不止,更不必说盐田的生产能力还远远没有到极限。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公司,要求采购大量粗盐,而且还不必缴税,岂非令人喜出望外?要知道走私的利润虽高,但高就只高在流转领域,更不必说还要四处打点关系、疏通关节,赚到的银子又流水一般地花出去。现在有个安稳而且量大的地方吸纳,当然是再好不过。
长芦的盐商们嗅觉比什么都灵,朝廷单独为渤海化工网开一面的政策自然也已知晓,如果渤海化工非要强行自建盐田,自然是犯了众怒,盐商的力量非同小可,各种势力纠缠其中、盘根错节,连李中堂都不敢痛下决心,更何况凌天锡初来乍到、立足未稳?
于是,赵衡的建议就是让长芦盐商以现有部分盐田为股份,直接入股渤海化工,一来渤海化工有了可靠的原料供应,二来便让长芦盐商的剩余粗盐有了销路,可以结成稳固的合作关系。而安顿周学熙后,再将长芦的盐商也安定下来,就可以从容地让凌天锡施展“可转换债券”的计划,说起来,也是层层嵌套的关系——整个北中国,除了山西晋商和连接关内外、口内外贸易的著名商号,也就盐商们还有这么大的实力,但票号和商号是不可能投入大笔资金的,唯独盐商能办得到。
凌天锡想了想,将整个计划和盘托出。听到盐田入股、粗盐敞开销售的内容,周学熙愣住了,这是完全不能令人拒绝的诱惑。当然,凌天锡似笑非笑的神态也让他知道,天下绝没有免费的午餐,这背后肯定还有文章。
果然,凌天锡道:“不过有一个条件,长芦当地,必须购买开平局即将发行的可转债,规模是一百万两……”
妙!
连周学熙自己都要忍不住拍大腿为赵衡叫好。如果说在今天之前可转债对他还是个复杂的名词的话,那么现在其中的精髓他完全都领悟到了,更不必说一环套一环的策略:用启新洋灰厂稳定了周学熙及其团队,用盐田入股、粗盐敞开销售圈住了周家背后的长芦盐商,再用这个买卖套住了可转债,一圈儿下来,大家当真是皆大欢喜
“厉害,当真是厉害!”周学熙现在知道,张翼被挤走一点儿都不冤枉,这样层层推进的组合拳下来,饶是你看得清清楚楚也没法儿拒绝。启新洋灰,自己就拒绝不了;盐田入股、粗盐敞开销售的优惠,盐商们拒绝不了;可转债的计划,凌天锡拒绝不了。
只是他心中还有疑惑:“现今精盐的需求不过微末,这么多粗盐供应,渤海化工用的过来么?”
凌天锡狡黠地一笑,“用不用我不知道,但既然限定了一百万数额的可转债,粗盐数量自然也有商讨明确的余地,两者息息相关,何必担忧呢?”
事实上,荣禄作为精盐推广并且在慈禧面前现身说法后,宫里已订了价值三千两银子的精盐,也就是二万包一斤重的精盐,除了这些,还额外进贡御用极品精盐,每年一百斤,这却是不要钱的——宫里头再能吃,也用不了多少。
而京城各大重臣、王公,无不以品尝精盐作为时尚,订单雪片般地飞来,累计起来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包之多,这个数字每天都还在源源不断地增长中。高平川南下之行一开始没有打开缺口,但精盐为慈禧、荣禄赏识的消息一传开,两广、江浙、湖广等各个地方,凡是挨得上边的都给他发来了要货的电报,那架势比起当初卖《列强战略》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书不是人人要看的,买了一本可以管上几年,盐却是人人要吃,天天要看的,精盐的广告效应这么好,不必推广也有人催着要。
而且,赵衡盯着长芦的粗盐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精盐,更重要的是为了盐化工。
想到这里,周学熙坐不住了,他急切地需要将消息传回去让大家商量。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