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上咣当了四个半小时之后,终于到了天津。 就在火车快要进站的时候,这群学生提出,下车了之后要请张泽羽吃饭。如果没有温士林这档子事,他本意是想推掉的。但是见温士林也有意一起吃饭,张泽羽只好应了下来。
“一起吃饭可以,但是必须由我来做东。你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毕业,身份还是学生。我虽然不是你们的老师,但是论岁数也得我请吧。”
没想到此言一出,张鸿浩马上不干了,“先生,我和士远可都是既毕业又有差事的人了,一路之上闻先生教诲,解惑甚多,如不答谢先生一下,于心难安啊。”
“轮扉所言甚是,先生就不必推脱了。”徐文同在一旁溜缝。
“我倒是同意凌云先生的说法,由年龄最长的人请客。”温士林此言一出,立即遭到学生们的白眼。温士林马上解释说,“你们先别急着鄙视我,我们这里年纪最长的真就不一定是凌云先生呢。我是同治九年庚午生人,今年三十四,过完年就三十的那张纸谁请客。这主意是我想出来的,我得占点便宜。要是我这俩徒弟抽到了,也是由我来请。这样算起来,你们请客的几率是十条上写字,等十条。
“尊敬不如从命,那就依先生所言吧。我这人运气好,肯定会抽到‘请’字的,今天这个东我做定了。”张鸿浩在张泽羽手上拿了一个小纸团。展开之后,丧气的说,“可惜不是。”
有了他这一带头,众人也都各拿了一个小纸团来打开,结果也都和张鸿浩一样,都写的“不请。”
“哈哈,看见没,天意。剩下这三个里边无论哪个是都是我请了,今天就该着我做东。”
温士林拱手,“好吧,今天就由先生破费了。”其余众人也纷纷拱手表示感谢。
火车停稳了之后,乘客们纷纷下车。出了车厢之后,张泽羽算是长了见识了,他没想到天津的老龙头火车站竟然是如此的寒酸,车站里边竟然只有一个月台,月台下下边还只有一进一出两条铁路线。乘客们下了车之后,要步行走过四条铁轨才能出站。
头等车厢和二等车厢里出来的人到也好说,提起长衫和马褂的前襟抬腿就能过去,三等车厢里出来的人可就惨了。此时正是寒冬时节,三等车厢没有顶盖不说,连车门都没有,只在车厢两旁用粗麻绳拦了那么两三道。在上车之时,张泽羽还以为那是货车车厢呢,没想到里边竟然是装人的。经过这四个半小时彻骨寒风的侵袭,很多从三等车厢上下来的人已经站不住了,有的甚至是爬着下来的。负责清车的铁路员工们在一旁一边催促着,心肠好的还会伸手帮忙搀扶一下。对于这些坐三等车厢的人来说,四条铁轨的距离竟然是那么的遥远。
驻足观望了一会之后,张泽羽实在是不忍心再看了,和学生们一起出了车站。刚出了车站,他们就被一群人力车夫给包围了,纷纷用地道的天津话询问,“大爷,您坐车么?”
温士林从中挑了两辆相对来说干净一些的铜牌车【注1】让给张泽羽师徒三人(一辆车能坐俩人),并且对车夫说,“哈尔滨道,起士林。”
见张泽羽要上车,程战衡小声的问了一嘴,“师傅,你不是不喜欢拿人当牲口使的么。”
张泽羽也小声回了句,“一会多给钱就是了,我们不坐他的车,他一家老小可能就要饿肚子了。”
“哦。”程战衡和徐川都上了车。两辆车拉着师徒三人就穿过站前广场就上了老龙头铁桥(万国桥之前的平移开启式跨桥)。张泽羽见桥面上有很多碎红纸屑,看样子应该是大量燃放鞭炮所遗留的产物,就问拉扯的车夫,“拉车的这位兄弟,今天这儿是办什么大事情了么?怎么这么多炮仗皮啊?”
“大爷,您还真问着了。要是再早一个时辰您就能看着了。今天是这新铁桥剪彩的rì子。【注2】晌午的时候这地方可是没少放鞭炮。咱们大清的地方(官员)和洋人工部局牵头,乡绅名流和洋人在那又是讲话又是照相的,才折腾完没多长时间。”
“哦。那看来我运气挺好,第一次到津门就碰上新桥竣工。这桥叫什么名啊?”
“原来这地方是座浮桥,乾隆爷赐名叫老龙头桥。我们就管这新桥叫老龙头铁桥,外国人管它叫‘庞特-因特耐森瑙’,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先生您看起来像是留过洋的,您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庞特-因特耐森瑙?”张泽羽想了想,感觉这像是“Pont-international”,可他也不能确定。“好像是法语国际桥【注3】的意思。但是我不能确定。我学的外语是英语,法语只懂一点点。”
“国际桥?别说,还真可能是这意思。您看啊,桥北边是咱大清的地界,桥南边就是租界区了,可不就是国际桥么。先生您不用谦虚,您说的这个肯定对。”
张泽羽还想和车夫多聊两句,车夫把车子慢慢的往下一放,不走了。“先生,到地儿了。这就是起士林洋饭馆。”
张泽羽扭头一看,旁边还真有一家小西餐厅,门口的牌子上写的“KisslingBader”这Bader(德语)他真不懂是什么意思,不过这Kissling音译成起士林到是真没问题。看来应该是这地方没错了。不过这也太近了吧,从火车站出来,过了广场再过个桥没多远就到了,也就七八百米的路程,用得着坐车么?想是这么想的,但是车费还是要给的。
张泽羽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银元交给车夫,“够么?”
“够了够了,我还得找您钱呢。”
“不用找了,拉的差不多了就早点回家,多陪陪家人。”
“哎呀,多谢您了大爷。您真是好人,上天保佑您升官发财,多子多福。”
这时候徐川和程战衡坐的那辆车也到了,张泽羽也同样给了车夫一枚两角的小银元。车夫说的也是“升官发财,多子多福”的那套,看来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
人都到齐了之后,大家一起进了这家德国小餐馆。
老板娘起士林太太非常热情的上来和众人打招呼,“Herzlichen-men!”第二个单词张泽羽听着像是英语的e,估计是欢迎他们的意思。他不会说德语,只是微笑着对老板娘点了点头。可是有会说德语的,“Danke!Wir-waren-fünfzehn-in-allen.”说话的是温士林。
老板娘听了之后,给他们领到了一个由两张小方桌拼成在一起的大方桌处问到,“Was-über-hier?”
“SEHR-GUT”温士林伸出大拇指来。
众人开始落座,老板娘转身去拿菜单。温士林对张泽羽说,“刚才这位是老板娘起士林太太。老板起士林师傅是这的大厨。那边那个传菜的叫罗里斯。他们这馆子一共就这仨人。
这位起士林师傅是当年跟着八国联军一起来中国的。原本就是个德国二等兵。碰巧有一次总督大人(袁士凯)要请各国外交官吃西餐。咱大清哪有会做西餐的啊,打听来打听去,听说这位起士林师傅在当兵之前曾经是德国御膳房里的厨师,就把他给请来做了一顿饭。这顿饭吃的各国的外交官非常满意,总督大人也很满意,就赏了起士林师傅100两银子。
当时这位起师傅还穿着厨师的白大褂呢,见总督大人一下子就送了100两银子,当时一激动,双脚一碰,立正抬手就敬了个军礼。他这军姿倒是非常标准,可他穿的是一套厨子的衣服。您想啊,那反差得多强烈,当场就给总督大人和旁边的人给笑趴下了。第二天,这件事就在津门给传开了,而且把起师傅的手艺传的越来越神。这起师傅也感觉当厨子比当兵挣钱容易啊,就请总督府的大公子(袁可定)帮忙说情,从部队退伍,解甲归田,用总督大人赏的这一百两银子开了这家餐厅。
您别看这馆子地方不大,可生意那是好的不得了。咱们这是没赶上饭点来,赶上饭点的时候这里边连个空座都没有,想吃饭还得先排队才行。
“哦,那看来他们家手艺不错啊。”
此时,老板娘拿过菜单,众人开始点菜。张泽羽只点了一份布丁面包当主食,剩下的他让温士林看着安排。温士林点的都是起师傅拿手的招牌菜,什么罐焖牛肉,黄油局rǔ鸽,德式牛扒,德式烧肘子之类的,张泽羽算是服了,除了红菜汤以外,满桌子就没一道素菜。这帮大爷就不嫌腻?
【标题注解】:《史记·管晏列传》:“晏婴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注解1】:铜牌车是指在法国工部局挂牌营业的黄包车,相当于今天的正规出租车。
【注解2】:据天津志史记载,老龙口铁桥的准确竣工开通rì期为西历的1904年1月9号,农历的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二rì。但是有很多资料都记为1904年11月,实为误传。原因是转载时没注意中西历法之间前后两年重叠的那一个多月。如,原文记载为,“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十一月,老龙口铁桥竣工开通。”转载之时就错误的转载为“1904年11月,老龙头铁桥竣工开通。”
【注解3】: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虽然是英国,但是法国的余威仍在,国际外交通用语言仍为法语。这就类似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并且在不久的未来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顶级强国,但是国际通用语言仍然会有一段时间是英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