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潜艇篇 前言
作者:湘南布衣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21

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走过了从引进技术、仿型建造、逐步国产化到自行研制的发展道路,现正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引进技术

1960年中国政府批准了海军在近期内组建以鱼雷艇部队、潜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为主,相应发展其它兵种部队的建设方针。

1951年4月人民海军成立了由275名大、中专毕业生和海军士兵组成的潜艇学习队,到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驻旅顺潜艇分队学习。

1952年5月人民海军开始在青岛港修建第一个潜艇基地。这个基地的修建标志着人民海军潜艇部队开始组建。

1952年l1月人民海军开始筹建专门培训潜艇指挥人才和专业水兵的海军潜艇学校,并于1953年8月在青岛正式成立,1954年3月28日开学。

根据1953年中、苏签订的“六四”协定,苏联向我国有偿**6609型常规鱼雷潜艇的建造权,提供成套器材设备、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由中国的船厂建造,井派专家来华指导。6603型潜艇排水量1000吨,全焊接结构,柴油机―蓄电池电力推进,配备6座鱼雷发射装置和柴油机水下通气管装置,及水声、导航等观察和通信设备。该型艇是苏联50年代初技术成熟的产品。

1954年6月19日人民海军的第―支潜艇部队―将军独立潜艇大队宣告成立。6月24日人民海军从苏谅中国12”号参加了由青岛基地组织的人民海军各种战术动作演练,并开始担负海上巡逻警戒任务。

为在国内逐步建立潜艇设计和生产的技术基因,1954年以后,第一船舶产品设计室设立了潜艇产品后,江南造船厂和武昌造船厂承担了66O3型潜艇的串造任务,进行了大量的冠1957年10月验收入列。

在江南造船厂建造首艇的同时,武昌造船厂也于1956年开工建造该型潜艇。首艇于1958年7月下水,同年12月验收入列。

到1963年,江南造船厂和武昌造船厂共建造了几十艘6603型潜艇。通过此型潜艇的成批建造,不仅使人民海军装备了具有作战能力的潜艇,而且培养了技术人员和工人,形成了潜艇生产线,为我国潜艇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初步技术基础。

仿型建造

1958年5月,应海军的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与船舶产品设计院第一产品设计室、江南造船厂等单位组成研究小组,进行水滴形潜艇的设计,并研制了小型自航试验艇。

1959年中、苏签订了“二四”协定,苏联向我国有偿**6633型中型鱼雷潜艇和6631型常规动力导弹潜艇的建造权以及提供部分器材装备。

6633型鱼雷潜艇采用强度更高的合金钢,增大了下潜深度,配备了新的电子设备和更完善的水下通气管装置,分别由江南造船厂和武昌造船厂建造。

6631型导弹潜艇载有弹道导弹,并配备了天文导航、稳定定位、导弹发射指挥控制等当时较先进的设备,由大连造船厂建造。

1960年8月苏联政府撤走专家,同时中断器材的供应和其它援助。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绘上述两型潜艇的建造带来了困难。对此我国政府立即对建造伍务作了调整,确定先建造舰队更迫切需要的6633型鱼雷潜艇,首艇完全按苏联设计的图纸建造,原则上不作任何修改,1961年12月海军与有关部门召开了清理、消化和吸收图纸资料,多份图纸资料中查清了39O0多项器材的资料,列出国内生产和代用的器材清单,为解决国内自行配套生产提供了依据,并设计绘制了一部分缺少的或不完整的图纸,持别是绘制了用来固定舱室内各种管路、电缆和

仪器等设备的全套安装支架图;自行设计制造了一整套工艺装备,编订了300多份工艺规程。

但是,在赡33型潜艇的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还是遇到了许多未预料到的技术难题,例如高强度低合金耐压船体钢材的弯曲和调质,以及艇体焊接中产生的裂纹和变形等。经过技术人员的分析研究和工人数百次的焊接和工人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焊接工艺。又如,起初合金钢肋骨热处理合格率较低,经科研人员和工人们共同

攻关,终于制订了一整套热处理规程,使热处理的平均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再如,大连造船厂在建造潜艇的耐压体时,发生焊不透、裂纹和壳圈变形等质量问题,柴油机于1967年定型。

潜艇的主要作战兵器是鱼雷。我国鱼雷制造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列为重点项目,在6633型潜艇进行批量生产时,对后续艇进行了改进,如加强了空调、制冷和制淡水的能力,以适应中国海区的气温条件。为了提高该型潜艇的海上攻击能力,1976年由701所进行了加装飞航式导弹的改进设计,并设计了艇上的导弹存放和发射的耐压简。改装工动力潜艇方面已经从仿制生产跨人了自行研制阶段。我国发展常规潜艇的实践表明:采用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的技术政策,侧重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有所发展、提高和创新,最终研制出新一代的潜艇,这是可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