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过程:
该车 1956年开始研制,1957 年由三菱重工业公司和小松制作所分别制造样车 ,1957 ~ 1958 年间两者同美国 M59 式装甲车进行了对比试验。 1960 年将三菱公司生产的改进型样车定型投产 , 至 1972年生产总数为 425 辆。
性能特点:
①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属第一代装甲输送车,该车没有三防和夜视装置,无水上行驶能力。
②有一定的火力支援能力。该车车载武器为前置 7.62 毫米机枪和顶置 12.7 毫米大口径机枪,在近距离内,火力支援密度较大。但缺乏中、远距离打击和攻坚能力,夜战能力较差。
③步兵无车上战斗能力。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6名步兵分别坐于车内两侧。车体后部有 2 扇向后打开的门,右门上有 1 个小型观察缝。车顶前部有单盖舱口、后部有 2 个单盖舱口。步兵不能在车内使用轻武器射击。
主要改型:
① 60 式 81 毫米自行迫击炮。该车是在 60 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后部安装 81 毫米迫击炮而制成的变型车, 迫击炮向后发射 , 仰角范围 +40度~ +85度 , 可左右旋转 40度,最大射程 3000 米 , 弹药基数 24发。该车战斗全重 12.1 吨 , 有 5 名乘员 , 车顶装 1 挺 12.7 毫米高射机枪。车前甲板上装 1个座钣和双脚架 , 以备迫击炮下车使用。
② 60 式 107 毫米自行迫击炮。该车是在 60 式装甲输送车后部安装 107 毫米迫击炮而制成的变型车 , 迫击炮向后发射 , 仰角范围 +37度~ +65度 , 可左右旋转 40度 , 最大射程 4000 米 , 弹药基数 8 发。该车全重 12.9 吨 , 有 5 名乘员 , 车顶装 1 挺 12.7 毫米高射机枪。该车有跳板式后门 , 前甲板上装 1 个座钣和双脚架 , 用于迫击炮下车使用。
③ 60 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该车是在 60 式装甲输送车体后部两侧各装 1 个发射装置而成 , 内装有马特反坦克有线制导导弹。
基本数据:
乘员+载员 4+6 人
战斗全重11800千克
车长4.850 米
车宽2.400 米
车高2.310米(至机枪架);1.70米(至车顶)
车底距地高0.400 米
公路最大速度45 千米 / 时
公路最大行程230 千米
涉水深1 米
浮渡能力无
爬坡度30度
攀垂直墙高0.6 米
越壕宽1.82 米
发动机功率161.77 千瓦
主要武器12.7毫米M2机枪
前机枪7.62毫米M1919A4机枪1 挺
炮塔驱动方式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360 度
识别特征:
①车体的外体形状较落后 , 除车首上前装甲有一定倾角外 , 其余均无倾角。
②车首前上1挺机枪,这一特征较为明显 , 顶部有12.7毫米机枪 ,均采用鱼鳞状散热套管。
③采用 5 对大直径负重轮 , 上方托带轮 2 个 , 两侧无裙板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