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浮出水面
作者:吾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46

重点项目推进大会之后,各项目负责人才知道,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要想从中得到利益,就必须有付出,并且是以头上的乌纱帽为代价。

与责任状同时交给各项目负责人的,还有重点项目周报制度,想蒙混过关,已经很难了。

陈灿在常委会上据理力争,只是争取到一个条件:常委会成员不签订责任状。也就是说,每个项目都分成了许多的小项目,签订责任状的是各个子项目的负责人。

在项目推进大会上,曾志始终一言不发,将自己的责任状领走之后,没在市区停留,直接就回集里镇了。

曾志已经犯了众怒,再也不敢拖延安壶公路的拓宽征地拆迁。而曾家人想保住曾志的帽子,不得不积极配合。这样一来,集里镇的征地拆迁在半个月内全部完成,反而后来居上,得到重点办的通报表扬。

陈灿并不因为曾志暂时脱离危机而高兴,他担心的还是长亭镇的问题。

已经有十多天的时间没有看到黄群,陈灿心里很不踏实。对于黄群,他怎么会不知道,凡是被黄群盯上的,不整点事情出来肯定不会收兵。

陈灿知道长亭镇的事情关键在于曾经,如果曾经没问题,黄群再精明也没招。在黄群进驻长亭镇的那天,陈灿就通知曾经离开安平,躲过风头再说。

蓉城明达集团在安平的项目已经不少,曾经本想等等看,但陈灿给他分析了眼前的形势,曾经才下定决心。

陈灿以为曾经离开了安平,黄群再大的本事也无法取得证据。但他还是不想坐等消息,决心到长亭去看看虚实。没料才到半路,就接到王妙一的电话:叶秋与郭学文被双+规了。

陈灿当时就感觉脑袋“嗡”地一声炸开了:怎么会这样呢?黄群从哪里找到的证据。

对,没有证据,黄群使用的是打草惊蛇之计,一定要稳住阵脚,特别是郭学文与叶秋。但陈灿不敢心存侥幸,第二天就将自己挪用长亭镇信用社的几十万元现金交还,首先把自己摘出来,才有可能替郭学文与叶秋辩解。

陈灿没想到,黄群手中已经掌握了真凭实据。

长亭镇信用社并没有单独的财务,由镇财政所管理着信用社的帐目,镇政府资金不足的时候,经常挪用信用社的钱,却不给信用社利息。

几年前,郭学文担任长亭镇党委书记的时候,先后在长亭镇推广百合与板栗种植,所有的种子、苗木与化肥全由明达实业公司提供,当时明达公司承诺负责收购百合与板栗,结果百合丰收,而板栗却因为缺乏技术指导,成活率很低。

农民以为明达公司是免费提供这些服务,种植的积极性很高。不料百合丰收之后,却找不到明达公司的负责人,无奈之下,只好以极低的价格,交给了镇农科所。

很多农民认为百合的收购价太低,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宁愿自己吃。于是家家户户吃百合,吃不完就用来喂猪,在当时名气很大的“百合猪”,就是郭学文在长亭镇推广百合种植的产物。

郭学文在蓉城找了一家药材公司,大部分的百合由他亲自经手终于销售出去。

镇政府绝大多数干部及长亭镇的村民,都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不少人认为郭学文为农民办了件大好事。带着良好的口碑,郭学文顺利进城,差点就进了常委会,最终却是担任了市卫生局长。

只有镇财政所的所长、从市财政局长派下来的年轻干部邱全。邱全是个很有心计的小伙子,他将郭学文经办百合种植的全部材料整理成卷,就等上级派人调查。

原来,郭学文以信用社的资金收购百合,除还给信用社本金之外,所有的进销差额,全部落进了郭学文的口袋。也就是说,长亭镇的百合种植,除提供种子、化肥的明达公司外,长亭镇得益的只有郭学文一人。

叶秋的情况与郭学文类似,只不过明达公司利用信用社的钱在长亭镇盖起了万头猪场之后,确实派人经营这个猪场,并且购进了不少母猪。但所有的人都没料到,猪场的粪尿水将附近的鱼塘与农田全部污染,鱼塘成了臭水池,田里的庄稼一个劲疯长,就是不结谷子,颗粒无收。

万头猪场还没卖出去一头猪,附近的农民就找上门要求赔偿。明达公司的人见情况不对,干脆一走了之,将难题扔给了镇政府。明达公司并未掏出一分钱,玩的是空手套白狼。他们是全身而退了,却将信用社的资金全部扔进了这个万头猪场。

叶秋接替郭学文的时候,万头猪场已经基本建成。她还以为自己拣了一个便宜的政绩,没料到是个烫手的山芋。

眼见猪场经营不下去了,叶秋只好发动镇政府的干部都去找销路,想整体卖掉猪场的存栏。

镇政府办公室主任找来到蓉城市肉联厂,当肉联厂拉走部分肉猪的时候,附近的农民发现情况不对,涌进猪场,将剩余的肉猪与母猪、猪仔全部抢光。

蓉城市肉联厂将货款全部打到叶秋帐户上,信用社并未收到任何回款。

黄群取得有关证据之后,随即向欧舟与陈青云进行了汇报。除此之外,邱全还向黄群汇报了市委副书记陈灿在信用社挪用资金的情况。

所有的事情都与蓉城明达实业公司有关,引起了陈青云的警惕。

黄群将情况汇报给欧舟之后,欧舟极为震惊,指示黄群将郭学文与叶秋实施双+规。只是陈灿属于泉湖市管辖的干部,事情没有完全弄清楚之前,欧舟不敢对陈灿如何。

第二天,邱全将陈灿交还借款的事情告诉黄群,黄群知道,目前还不是动陈灿的时候,让他躲过了这一劫。

纪委提审郭学文的时候,郭学文对百合种植与板栗种植毫不避讳,他认为自己是为了引导农民致富。种植不成功,主要是各方面的配合不到位,他替农民推销百合,并没有从中谋利,推销的过程中费用太高,才造成微利的情况。

叶秋相反,他对纪委的人只提一个要求,先见陈青云。

黄群向欧舟汇报之后,陈青云单独与叶秋见了一面。

“陈市长,我的叔叔是叶重。”当纪委的同志出去后,叶秋轻轻地说:“我知道你是叔叔的学生,不是要求你包庇我,而是想告诉你,小心陈灿。”

陈青云知道叶秋是叶重的侄女,很是吃惊。他严肃地说:“叶秋同志,这个时候说你叔叔,你不觉得惭愧吗?”

叶秋突然抽泣起来,她委屈地说:“陈市长,我没有犯错误,肉联厂是有二十万元是汇入我的帐户,但我交给了办公室主任,他写了收条的。我没有直接将钱还给信用社,也不向纪委的领导汇报,除了引起纪委的注意,主要还是不想引起陈灿的疑心。”

陈青云糊涂了,叶秋在说什么呢?“你认为陈灿有问题?”陈青云小心地询问。

“陈灿有问题,长亭镇的事情,都是他在操作。”叶秋知道再不说清楚,说不定陈青云会拂袖而去:“陈灿担任长亭镇的书记时,长亭镇财政所的帐目就是一笔糊涂帐,这是他有意弄的,纯粹是浑水mo鱼。”

陈青云有点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向市委汇报呢?”

“陈灿欺负我,当时我还是长亭镇的妇联主任。”叶秋恨恨地说:“我知道他在经济方面有问题,想找到证据,但陈灿很狡猾,手法也很巧妙,到现在也没有收获。不把陈灿揪出来,我不甘心呀。”

陈青云明白了,他十分同情叶秋,但不赞成她的说法:“你应该相信组织,没必要委屈自己。”

叶秋坚毅地说:“陈市长,我相信你,但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信任。我可能还要委屈下去,直到组织上把陈灿的问题弄明白。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陈灿在安平的势力太大了,我有点害怕。”

“我会与黄群商量,要他带个绝对可靠的人与你谈话。”陈青云见叶秋有那么大的决心,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沉思良久后,陈青云决定帮助叶秋,但他不能将这个事情兜在自己身上:“黄群书记值得信任,你将情况详细告诉他,并将相关的证据交给他。”

当陈青云将叶秋与他的谈话告诉黄群时,黄群丝毫没有觉得意外,他平静地说:“青云市长,纪委有不少对陈灿的举报,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作风方面的。只是陈道之书记在任的时候,将这些情况都压下去了,也不让我们深+入调查。陈灿是泉湖市委管理的干部,没有道之书记同意,我们也不敢调查。”

陈青云感到事情有些复杂,他无奈地说:“先将眼前的情况弄清楚吧,适当的时候,我会向尹真书记汇报。”

叶秋的事情不能着急处理,但另一件事情必须抓紧进行。

应能与陈青云都是醴泉人,他们第一次在燕京同乡会见面的时候,当时的陈青云还是紫微大学的在校学生,而应能是燕京大酒店的大堂经理,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属于事业有成的年轻人。

应能与陈青云一见如故,他有种直觉:陈青云是个干大事的年轻人。所以,当陈青云邀请他帮助汤玉管理燕赵风情酒店的时候,应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陈青云的请求,辞去了燕京大酒店那个含金量很高、很有前途的职务。

这些年,应能全部精力用于帮助汤玉打理醴泉集团的事务,无暇顾及个人的事情,已经三十多岁了,仍然是孑然一身。

当陈青云得知袁彩依仍然小姑独处,当时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袁彩依与应能真的很合适。

应能与汤玉接到陈青云的电话,没有问什么事情就来到安平。而袁彩依听说陈青云单独请她吃饭,除了惊讶,还有一丝好奇:陈青云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小菲,我们帮小玉做菜吧。”替应能与袁彩依介绍之后,陈青云做出了一个令王菲惊讶的举动:“应总,你替我招待袁市长,我好久没做菜了。”

进+入厨房,王菲拉着陈青云的耳朵说:“你什么时候做过菜?有什么阴谋?”

陈青云不敢大声,诡异地说:“别去打扰他们,看能不能擦出点火花。”

王菲恍然大悟,突然发现了什么似的,惊奇地说:“青云,你耳朵上是什么东西,哪么硬,硌疼了我。”

陈青云不解地说:“没什么呀?”他也伸手捏了捏自己的耳垂,大惊:“真的,耳垂上怎么会有一个小硬块呢?”

“找秦良去做个检查吧。”王菲见陈青云不像说假话,关心地交待陈青云。

当他们将饭菜摆上桌的时候,陈青云见到应能与袁彩依都有些忸怩作态,与王菲相似而笑。

当他们正要举杯喝酒的时候,门外传来高声的喊叫:“青云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