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此时看向李溪的眼神十分复杂。一天前他逼李溪喝下去的确实是剧毒,他也亲眼看到李溪断气,不过他没有立刻装殓李溪的尸体。
按照先皇留书记载,先皇曾赐毒酒给任狂生试其心意,那毒是有解的。但是任狂生服毒后不到半日便自行醒来,根本没有用到解药,也因此验证了神仙托生之说。此后先皇与任狂生之间隔阂全消,再无猜忌,相互绝对信任,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奋斗,才成就夏国百年基业。
皇帝因为李铮之事对李溪产生怀疑,只有铤而走险采用先帝这样的方法,以毒酒相试。此毒酒是宫廷秘制,服后人成假死状态,如果三日内不服解药,假死就成了真死,回天乏术了。如果没有饮下毒酒,或者以内力逼毒,或者提前服用了避毒的药物,甚至是提前服用解药,假死的状态与直接喝毒酒的状态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按照御医观察汇报的情况来看,皇帝可以断定李溪的确饮下毒酒。
另外那毒酒有解药的事情只有皇帝一人知晓,解药也由皇帝一人贴身秘藏,旁人根本没有机会救李溪。皇帝原本打算等到第三天,如果再无动静,就给李溪服下解药。那时可以确定李溪的绝对忠诚。结果比他预料的更好,李溪居然如任狂生一样能够自己醒过来。神仙托生便是如此吧?李溪张口第一句话说的就是尚有未完成的任务,他不能死啊。
皇帝又怎舍得李溪这样的人才英年早逝?但是从大局着眼,皇帝又不得不行这一步险招,否则他心中也会有顾虑和不安。所以皇帝问的是:“李溪,你恨朕么?”
李系舟不受控制地讲了那一番话之后。口舌才恢复自由。他脑子里依稀尚存支离地梦影,如雾似烟,怎么也抓不住。他觉得那些很重要。是关于什么秘密和真相,远比皇帝甚至天下重要许多。但李系舟不是喜欢思考和探索的人.wap,16K.Cn.面对现实,眼下皇帝问的话他不能忽略。
李系舟翻身下床,毕恭毕敬跪在皇帝面前说道:“臣不恨。为大义而舍小节,为天下而负一人,此乃帝王之道。更何况臣没有死。”李系舟这番话是在喝毒酒之前就打好地稿子。他那时期待过皇帝是试探他,可是现在他不愿再深究活下来的细节原因,他还活着就表明有价值,至少皇帝不想杀他。
皇帝府下身子,亲手将李溪搀扶起来,激动道:“好好,今后咱们君臣齐心,不管旁人如何,朕只信你。也希望你矢志不移。”
李系舟微笑称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看样子皇帝对他地信任度又提高了,往后的日子似乎好过多了。李系舟心底切笑。琢磨着是否该找个机会再讨一些赏赐。皇帝见李溪似有心事却欲言又止的模样,还当他关心国家大事。他也正有军政要务咨询。于是迫不及待拉着李溪的手在一旁落座,不再计较君臣礼仪。亲切问道:“李溪,朕知你心系国家,朕正有疑难问题需与你商议。”
李系舟心想皇帝和英王果然是父子,不讲时间场合兴致来了就谈论国家大事。他只好敷衍道:“圣上,如有要务还应在朝议或内阁进行吧?”现在这时间应该是放他回家吃饭休息啊。
皇帝面带难色道:“有些事情朕心中还没有底,不能拿到朝堂议论。这是关乎伐蜀的策略问题。朕很欣赏你提出来地方法,只是接下来操作尚有难处。”
李系舟问道:“难道是没有合适的公主人选么?”皇帝叹息道:“朕的女儿之中确实有可以当此重任的。皇室之中的女子按照资质潜力会有侧重的培养,为的就是今后与他国联姻,能够给夏国带来更多的利益。朕已经接受蜀帝求婚的国书,并选出与蜀帝身份相当地七公主许配蜀帝为妃。七公主与太子是同胞兄妹,乃已故张皇后所出,身份尊贵,端庄贤淑,只是以体弱多病为由很少公开露面。但外人所不知的是她聪颖坚忍,曾有八年的时间离开皇宫师从任门旁系念慈斋地掌门学文习武,艺成之后她回到宫中,一直在帮忙打理朕的情报系统。七公主历练丰富,又精通谋略武功,朕认为她是最合适地人选。”
李系舟一听皇帝打算派这么厉害地女儿出马,心中踏实许多。那么皇帝还有什么困难呢?就算现在逼他当送亲大臣他也不会拒绝的。
皇帝顿了一下,愁眉不展继续说道:“送亲大臣也不成问题,有李爱卿主持,朕相信蜀国绝对讨不得便宜。朕担心地是夏蜀开战之后的事情。朕有精兵强将,有制胜攻略,可军费支出庞大,始终是朕的心病。三年前灭昭,虽然获得了富庶的楚江南部大片领土,可是为了治理民政安抚民心,朕不敢再加重税,从那里获得的财政收入有限。北疆突厥蠢蠢欲动,时常偷偷穿越梁国国境抢掠我夏国财富,朕不能缩减北疆的军费开支。所以按照目前的国库储备,伐蜀用时越久,对夏国的经济负担越重,甚至如果两国交战陷入僵持状态,夏国会被这一战耗穷。朕原本想再等三年,财政盈余更多一些再伐蜀才有更大的把握。可惜李铮竟然这么快就平定了蜀国内乱,而且蜀国的军队元气并没有太大损伤。李铮想必也看到这一点,才急着鼓动蜀帝求婚。以李铮的手段和蜀军的实力,一旦大战触发,他们想拖得久一些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那样做可能拼的两败俱伤,蜀国逃不过灭亡的结局,但是朕不想为蜀国当垫背。李爱卿,你可有良策解决军费问题?”
李系舟暗想,皇帝也有缺钱的时候,大战在即未雨绸缪,皇帝考虑的相当深远。历史上有很多国家盲目扩张领土,却忽略了经济消耗的隐患,整个国家越打越穷,得不偿失。夏国皇帝显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才会有此担忧。看来皇帝统一天下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完全是为了百年民生着想,这才是明君吧。提到钱的问题,李系舟多少来了一些兴致,他沉思片刻回答道:“圣上,您是否听过以战养战这句话?”
皇帝不解道:“以战养战?此为何意?”
“以战养战简单说就是在与他国打仗的时候,在当地掠夺所需的物资,来补给自己的军队。”对于李系舟而言,这样的概念并不新颖,成吉思汗那会儿就已经广泛运用,不过他要表达的是经过美化后的以战养战策略,“圣上治国秉承仁义,对待战俘非常宽容,也很少彻底摧毁敌国城池,因为这些原则约束士兵的行为,不掠劫当地百姓不破坏当地生产,灭昭之后才能迅速恢复楚江南的经济。那一战完全靠国库支撑,内耗多少绝对不是小数。但是目前既然国库支撑有难度,对手又不是像昭国那样的同宗,或许该考虑一下铁腕手段。这样做既能迅速打击敌人的实力,摧毁他们的经济支柱,彻底丧失东山再起的可能,同时不会危及我国百姓正常生活。如果操作的好对蜀国的平民伤害在可控范围,我国也能通过这场战争为国库大赚一笔,奠定今后北伐的基础。”
自古打仗都是赔钱的,至少短期内不会有赢利,军费开销历来都是国库的沉重负担。好不容易通过百年积累,夏国才有了资本扩张,但是谁不想投入更少获利更多呢?皇帝第一次听说打仗还能赚钱,甚至伐蜀能敛财为下一步北伐奠定基础,这样的新概念给了他莫大的刺激。虽然他明白以战养战或许会有违背仁义血腥残酷的地方,但是如果把牺牲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能换取更多的利益,他并不会拒绝。他兴奋道:“李爱卿,朕该怎样做呢?”
这是周日的更新,因为明天出差就提前放上来。周一争取按时更新。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