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茂和他的兄弟们,都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般的本事。却偏偏没有一个有带兵打仗的本领。宋春茂当初答应了丁永胜的请求,帮他把哗变的部队追回来,却没想到把这些人追回来后,怎么平安的带到丁永胜身边。
一千多个人只有四五十条枪,没有武装的军队,就像没牙的老虎,没有牙的老虎比只绵羊还没有安全感。另外这些人还要吃饭,每天消耗的粮食,说出来都会吓死人。本来宋春茂也想一走了之,把这支队伍交给教导员算了,可现在的他是这只队伍的主心骨,只怕他前脚刚走,后脚这支队伍就有就地解散的可能。
后来有人给宋春茂提议,队伍暂时由他先带着,教导员在背后给他出主意。宋春茂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勉强答应了。直到教导员走到他面前,宋春茂才知道,为什么战士们不愿意接受他的领导了。这哥们儿形象太差了,蓬头垢面,胡子邋遢,最重要的是,他根本没有换洗衣服,身上还穿着那身能臭死人的那件衣服。这形象,不要说站在1000多人面前发号施令,就是把他放到俘虏群里,恐怕早被打死了。
人配衣裳马配鞍,只要先把教导员的形象树立起来,其他问题才可以解决。可面前这些八路军战士,除了身上的补丁,连一块多余的布头都找不到。那些被打死的叛军,身上的衣服早就被机枪打烂了,还沾满了血渍。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这些叛军都死于非命,大家都是行伍之人,过着刀尖上舔血的生活,所以宁可光着身子,也不愿意去碰一下他们身上的衣服。谁说八路军不迷信?他们对这些还是很忌讳的。
八路军战士中,没有人能够为教导员提供衣服。这赈济灾民的义务,又落在弟兄们头上。弟兄们中间,只有姜立柱和教导员的体型相仿,他很不情愿的把自己的衣服送给教导员,这是他从北京量身定做的,自己平时还舍不得穿,这回可好,一股脑的做了好人好事了。
教导员挺讲究,自个儿这么埋汰,崭新的衣服穿也是糟蹋了,他跑到井台上,把井台旁边的饮马槽里加满水,然后衣服也不脱,直接跳进饮马槽里。直到把里里外外都洗干净了,他才从马槽里钻出来,寒风吹过,破旧的棉衣马上结冰。走起路来咔咔作响。
教导员浑身颤抖,嘴唇冻得发青,他迈着机械的步伐走到宋春茂身边,哆哆嗦嗦的道:“这会儿好了,刚才差点儿把我自己都恶心吐了”。教导员又转过身对姜立柱道:“多谢兄弟的一片好心,可是你那衣服太好了,不适合咱土八路穿”。
姜立柱难免尴尬,红着脸把衣服又收了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被从地窖抬出来的八路军,也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投身到冰水中,直到把自己洗得身上一点味道没有,才哆哆嗦嗦的回到战士们中间去。
这回战士们不在躲着他们了,反而心中对他们升起一种由衷的崇拜。这些八路军干部们,也为在冬天洗冷水澡,付出了代价,咳嗽声在队伍中此起彼伏。这次感冒的始作俑者教导员,咳得上气不接下气,他找到宋春茂,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给战士们搞到武器,否则鬼子来了,大家还是难逃被歼灭的厄运。
宋春茂带兵不成,但是从鬼子手里抢东西,是他的拿手好戏,宋春茂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教导员的请求。
姜立柱给他提醒道:“大哥,你不要光顾着给这些八路军搞枪,丁司令那边还等着你去解围呢”。
宋春茂道:“这个我早想好了,就凭咱们几个,再加上这些不带枪的八路军,要想给丁司令解围根本办不到,所以我想了个办法,大家看看中不中”?
宋春茂在地上摆了几块石头,指着其中一块道:“这里是罗平县城,这块石头呢,就是丁司令被困的地方,这中间两块石头,我不知道这叫什么山,但县城通往丁司令被困的地方,唯一的一条路就从这两座山间穿过,我带兄弟们和没有枪的八路军战士在这里设伏,八路军还有五十多条枪,这些有枪的八路军战士,找一个得力的人带领着,去佯打罗平县城,围山的鬼子得到老巢被袭的消息,必定倾全力回援,然后我们在这里狠狠的伏击他一下,这样不但解了丁司令的围,没有枪的八路军战士,也可以从被伏击的鬼子身上,缴获自己需要的武器”。
姜立柱道:“就五六十条枪,又没有重武器,肯定打不下县城来”。
宋春茂道:“这个我知道,我们就想给鬼子制造一个假象,把围山的人,都调到山外来”。
姜立柱道:“这个带头攻打县城的人十分重要,让谁去才合适呢”?
教导员先是咳嗽的惊天动地,然后才气喘吁吁的道:“攻打县城的任务,就让我们这些病秧子去吧”。
宋春茂道:“打县城由你带队,本来是最合适的,可是你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
教导员微微一笑道:“我们单团长常说,狗日的小日本,老子脑袋掉了碗大疤,怕死不当八路军”。
宋春茂听他提到单永明,心里一阵难过,轻轻的道:“单团长头几天已经牺牲了”。
教导员闻听此言,瞪大了眼睛,他双手抓住宋春茂的胳膊,拼命的摇晃着,嘶哑着声音问道:“单团长真的牺牲了”?
宋春茂微微点了点头,轻声道:“我和兄弟们当时都在现场,单团长牺牲得很英勇,是个站着撒尿的爷们儿”。
八路军的队伍中开始有人啜泣,转眼间就哭成一片。教导员把枪的背带紧了紧,红肿的眼睛对八路军战士道:“男儿有泪不轻弹,杀进罗平县城,为团长报仇”。
广场上响起一片惊天动地的口号声:“杀进县城,为团长报仇”。在大家的目光中,教导员带着他病怏怏的队伍。一路咳嗽的去了。
宋春茂昨天经过这两座山的时候,就注意到这里的险峻,真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宋春茂不知道,这个地势险要的地方,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葫芦峪。
拒《金史》记载,公元1123年,金国大将完颜宗翰(岳飞传中金兀术的大哥粘罕),在葫芦峪以三万兵马困住辽国大将耶律马哥的七万大军,完颜宗翰火焚葫芦峪,辽国七万人马,全部丧身火海。
宋春茂在山口,无意间发现了记载葫芦峪之战的一块石碑,正在苦思冥想怎样把这个场战斗打好。突然宋春茂茅塞顿开,他恶狠狠的道:“讨伐队的枪我不要了,今天老子要火烧葫芦峪,把狗日的小鬼子都烧死在里面”。
葫芦峪有十四五里地长,两侧悬崖陡壁,中间的路或宽或窄,因形状像葫芦而得名。山上植被茂盛,被大雪覆盖的草丛灌木,取之不竭。大家爬上山,才发现山两侧的灌木丛中,都掩盖着一段半人多高的古长城。城墙虽然十分破败,但用来隐藏区区千人还是绰绰有余。
宋春茂吩咐大家,尽量多采伐些草木,用草绳捆成捆,隐藏在古长城下面。八路军战士们紧张有序的忙碌着,他们没有砍伐树木的工具,硬是用石头等最原始的工具,把柴草在古城墙后面堆积如山。
多年以后,某青年才俊导演,来到这里拍摄电视连续剧《鏖战葫芦峪》,找了三千多群众演员,试图还原当年八路军战士采集柴草的原貌,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所采集的柴草,愣是达不到发动一次攻击的需要。
一个参加过当年战斗的老八路,也被导演请过来当作顾问,看到山上那些群众演员的表现纯属应付,老八路撇了撇嘴,不屑一顾的走了。导演追过去,问他有什么意见,老八路道:“吃的太饱,穿的太好,可精气神儿却差的太远”。
教导员对县城的攻击,异乎寻常的顺利。南方的仗越打越大,鬼子的精锐部队,不断的从华北抽调过去,留在后方的军队,大多数是由高丽棒子组成的。这些人对老百姓残忍异常,但战斗力和日本鬼子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高丽棒子非常狡猾,为了讨日本主子的欢心,他们善于隐藏自己的缺点,而更多的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在日本主子面前。最能讨日本人欢心的表现,就是组织讨伐队,去对付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高丽棒子几乎是倾巢而出,留在县城看家的只不过十几个人。负责看守城门的任务,基本上也由汉奸代劳了。看到这些着冰甲,背长枪,一路上咳嗽声不断八路军,汉奸们有些懵了,这些人是不是疯了,大冷天穿件湿棉衣,在汉奸们诧异的目光中,八路军毫无阻拦的进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