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来历比人久远得多,它的遗传程序是宇宙中的最大秘密。如果将之人格化,或可作如此比喻:它体现了某种客观意志。也就是说,在我们身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意志,一种是人的主观意志,一种是客观的遗传意志。
通过控制身体,遗传意志挟持着我们的主观意志。
有人屈从了,以性为爱,甘做傀儡。有人浑噩度日,跟着感觉走;而感觉是身体的机能,并非主观思维的结果,所以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傀儡行为。有的人虽然有自己的信念并能坚持,但人的大部分信念乃至社会价值系统都来自于对身体状况的反应,因而仍然是被挟持的。
他们展现出来的人格,是一种影子人格。遗传意志就是那个影子。而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个绝对主观的“我”的意志并未获得充分表达。
那么,怎样才算是主观意志呢?历史上的回答多种多样。在此我赞成康德。康德的答案是:知性。直觉式想象,不受任何束缚。在所有主观意志当中,知性是纯粹的,尚未被价值观污染。从一定程度上说,只有纯粹的知性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主观意志,即本真的“我”。
人们总以为自己是了解自己的,其实不然。康德认为,人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表象就是自然规律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反应;换句话说,我们的主观意志是一切规则、性状的来源。
注意关键词:认识能力。不同的认识能力,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这点留到后面讨论。
康德的答案与现代量子力学非常吻合:事物的相态(非本质)与观察者有关。世界之所以是这个样子的,是因为被我们观察到的事物遭遇到了我们的直接观察(非仪器),于是它们坍缩了,不得不表达出各自的相态。而在表达之前,它们原本有无数种可能的态度,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尚未被我们观察到的事物在哪里呢?它们在这里或那里,它们存在又不存在,这就是量子力学里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
存在又不存在的状态,在哲学里叫自在。自在就是尚未分化(定性),尚未表态(展现);换一个角度理解,自在就是无限可能,是我们所认知的所谓“自然”之外的存在。
好了,回到爱的主题。前篇讲到,爱的涌动是一种化学反应;而实际上,人的所有情感都是如此,都是遗传意志的表达。人的情感有多种多样,爱是其中之一。不过,爱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看费尔巴哈的观点:“爱是人的本性,我欲故我在。”意思是说,爱绝不仅仅是情感,更是欲望,并且在所有欲望当中,爱是最根本的欲望,是人的本性。爱是人类特有的,爱使人有别于其他生物。
既然是本性,那就应该是实在。其它情感在涌动之前,都是潜在的;唯有爱是一个例外。费尔巴哈告诉我们:在爱涌动之前,在特定的对象出现之前,爱就已经存在着了。
注意,这里的“之前”,不是先验,不是当我们听别人谈论爱就对爱有了期待。这里只讨论爱的初态,是当你还从未听说过爱这个概念时,爱是怎样的。
费尔巴哈说对了一半。
续待。
(本文胡编乱造,请尊重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