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同窗驾到
作者:枪棒教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590

赵兴东走后,田母对女儿胳膊肘往外拐,帮着赵兴东说话不满,就问女儿是咋想的。田翠蛾对赵兴东那种朦胧的关心,是既说不清,也说不出口。就瞎诌道:“妈,你打的小算盘我还不清楚!想用兴东的本钱周转,油卖完了也不说,用这笔钱自己偷偷进货,到时候卖自己进的油,利润可都是咱自己的,是不是这么打算的?”

田母被女儿看透了心思,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的阴损,尴尬的解释道:“娘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们姐弟俩!这兴东毕竟是外人嘛!”

田翠蛾训斥道:“妈,你老糊涂啦!这卖油是违法的,万一出了事,咱只要说,是帮着兴东卖的,他出的本钱,他进的货,他是老板,那责任还不是他来担。可你要是自己进货,那你就是老板,出了事,谁来顶?你以为他每斤油赚五分钱是好赚的!那是要担风险的。”

田母是个小算计十分精明的人,可没有大方向,听了女儿的训斥,顿时现自己进货、卖油,确实风险大,真还不如,安安生生卖赵兴东进的油,万一出了事,自己也是从犯,赵兴东才是主犯。田母想到这儿,不由对闺女的深谋远虑钦佩起来。

其实这理由是田翠蛾临时瞎编的,她潜意识里,只是觉得让赵兴东多赚点钱,没啥不好的。

赵兴东从田翠蛾家出来,直接去了林强家。一来看看林强家搬家准备的怎么样了,二来也想和他们说说自己现在的商业计划,三来也看看林梅的学习,毕竟自己答应暑假里辅导林梅功课。

到了林强家正赶上吃午饭,赵兴东也没有客气,坐在饭桌旁和众人一起吃起来。不过林强没在家,说是去地区开会了,马上建国三十年大庆了,公安系统自然是会多。李素英倒是先跟赵兴东检讨,说前几天鼓动赵兴东卖油不成熟,没有考虑到粮油是国家统购统销的,差点让赵兴东也跟着犯了错误,并说林强已经严肃的批评了她。

赵兴东自然说没什么,请李素英不要介怀之类云云,然后又汇报了这几天收鸡蛋的事情。林梅一旁听了大喜,叫嚷着没事要去卖鸡蛋,自然是被李素英教育了一翻。

教育完女儿,李素英不由想起原来在供销社的岁月,就跟赵兴东说起往事来。文革前,供销社职工觉悟都很高,占单位便宜的人很少,那个时候收鸡蛋,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文革中风气就不太好了,开始也没人敢偷拿,只是在收购过程中偷吃。有一回,几个男同志打赌,搞了个吃鸡蛋比赛,结果那个吃了用脸盆蒸的三十个鸡蛋的冠军,从此后再也不吃鸡蛋了。到后来大伙就开始往家拿,先是一个、两个,后来就一斤、两斤,然后给单位上报说是损耗掉了。可每次都大量损耗,而且越来越严重,供销社领导也背不住了,就报了案,于是那一年逮捕了两名职工,才刹住偷吃、偷拿这股歪风。但大家心都野了,不让偷,就破坏。成筐的鸡蛋掉下马车;在坑坑洼洼的路段,司机猛然加……最后供销社再也不收鸡蛋了。

赵兴东听了这些既叹息又庆幸,随后问起搬家的事情,李素英劝赵兴东那天别来了,乱糟糟的,不如好好温习功课。说到温习功课,自然就提起林梅,暑假快结束了,林梅也没有抄完所有课本,只抄了四本,而且越抄字迹越乱,为这事,没少被林强训斥。不过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林梅索性也不抄了,整天到同学家玩,林强忙工作,李素英忙搬家,高老太太哪管得住孙女,开学前这些天林梅倒是放了羊。

吃完饭,林梅找借口去同学家温书,率先逃之夭夭,李素英下午还要上班,赵兴东也不敢久留,帮着收拾一下碗筷,就告了辞,回到学校。

几天的奔波,除了偶尔读了点英语,赵兴东还真没有学习。他压抑住做生意的兴奋劲,告诫自己:学习才是西瓜,生意只是芝麻,不可本末倒置。然后静下心来苦读……

8月29号,生意开张那天,赵兴东露了个面,就被田翠蛾打回去读书了,一个小摊位,用不上三个人守着。田翠蛾前一天收了十二斤鸡蛋,还不到1o点就卖光了,她很兴奋,骑上两边各带着一个大筐的自行车,又下乡收鸡蛋了。

第二天,是林强一家搬家的日子,赵兴东买了三百响鞭炮,倒是放了个半天。帮忙的人多,家里东西倒不多,搬得很快。但也确实如李素英所说乱糟糟的,赵兴东早早告了辞。

31号,学生正式报到,赵兴东考虑到以后收鸡蛋,需要多依靠农村学生,他还想多展几个代收点;而卖鸡蛋也许城里学生能帮上忙,城里娃吃鸡蛋的多,就非常主动地,一边帮同学拿行李,一边套着各个学生的底细。他表现的很热情,与高一时的含蓄完全不一样,引起了他这个学期,新班主任的注意。

赵兴东这个学期已经调入一班,新班主任姓程,名一瞬,是教数学的,连续带了两个文科重点毕业班,都有学生考上学(不算周伟峰的话,每年仅考上了一个中专生),在县高中算是名师一类的存在。他是新接这个班的,自然要通过,他那副厚厚的玻璃镜片后的眯缝眼,观察自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

赵兴东热情周到的服务,让程一瞬猜想,这个学生恐怕是想在政治上进步,毕竟那个时候已经流传“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的民谣了,人们对任何积极表现的人,都抱有各种猜想。程一瞬打算忙完开学这几天,就找这个脑袋大的学生聊一聊,也好能使他更快的进步。

高二三班的那些做了赵兴东鸡蛋代收人的学生,都得到了收购价的明确信息,以及田翠蛾家的详细地址。对三班的学生来说,给赵兴东收鸡蛋,肯定比对学习赶兴趣的多,毕竟是混文凭的差班,没什么读书的劲头。

成利锋也来了,因为开学了,不来不行了,他再也躲不过去赵兴东这个他眼里的恶棍了,自从写了《自白书》,他就被这个恶棍敲诈、勒索、威胁、嘲弄,这使他郁闷、压抑、愤怒、绝望。当学期末,赵兴东惊人的考了年级文科班第十名的时候,他没有表现出他性格中惯有的嫉妒,他衷心希望赵兴东下个学期,能在重点班用心读书,从而让他高中的最后一年,不致於噩梦连连。

但他的希望显然在见到赵兴东的那一刻,伴随着赵兴东热情周到的服务,瞬间就破灭了。赵兴东先问候了成利锋的两大件,城里学生都很少能同时拥有的两大件,手表与自行车。成利锋脸部肌肉颤抖着,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半天才说道:“兴东,俺爸八月刚从公社调进县里工作,每天都要从县城回家,就把车子骑走了。手表是俺上学期,硬从俺爸那里蹭过来带的,说好就带一个学期,再说俺爸在县城工作,不带块手表,面子上也不好看,所以表也让俺爸带走了。兴东,希望你能谅解……”

“利锋,我能谅解,你太孝顺了!这是多么高的情操啊!这很难得呀!”赵兴东阴沉着脸说道。因为以后每周六他都要回村里驮鸡蛋,所以赵兴东对成利锋的自行车,是惦记好久了。当听到两个大件都没了,尤其是自行车没了的时候,赵兴东的脸一下黑了。

听见赵兴东阴阳怪气的话语,成利锋心里害怕,但还是不顾死活的说道:“兴东,俺上学期犯的错误,主要就是贪图物质享受,现在俺没了手表、自行车,正好能培养自己的艰苦朴素作风,你说是不是?”

“是啊,利锋,一个暑假不见,你的变化真令人惊讶!你刚才说啥?上学期犯的错误?哎呦!你不说,俺还真忘了!谢谢你提醒!对了,利锋,你刚才说一个在县城工作的男人,如果没有自行车和手表会很没有面子,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我觉得一个在县城工作的男人,要是有个犯罪的儿子,会更没有面子!你说是不是?”

成利锋在听了这番话后,脸色变的煞白,嘴张了半天,才挤出几个字:“兴东,你到底想咋?”

深知适可而止的赵兴东,没有对成利锋赶尽杀绝,只是脸色严肃的说道:“俺也想问你,你到底想咋?伟大的友谊,你就这么想放弃?俺不跟你?嗦,手表留给你爸,俺没兴趣。但是,每个周六下午到周日上午,俺必须用自行车,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完成了。”说完,赵兴东用手掌狠狠拍了一下成利锋的肩头,转身离去。

成利锋望着赵兴东的背影,突然想起,恩格斯从来不拒绝马克思在生活上提出的要求,难不成恩格斯也有啥小辫子被马克思抓住了,这狗屎一般的伟大友谊……

**也来了。因为县高中扩招,除了文、理科的重点班,其他班级都塞进来一批新学生,都是混高中文凭的。这学期开始,学校改了政策,只要高中阶段没有劣迹,不管学习成绩如何,都能获得毕业证。毕竟在知识又开始升值的年代,高中文聘为当兵、提干、入党、招工、甚至找对象都提供了便利。不给学生毕业证,不是绝学生的活路吗!既然能成色不足的文凭,那一个也是,一堆也是,就干脆多些吧,还能多点收入。于是县高中扩招了。

这对**来说无疑是马太福音,按原来的规定,以他的水平,要拿到文凭,非得扒一层皮才行。而现在只要不惹事,就能拿到红本本了,这让他感觉到了轻松,一种自心底的、又透遍全身的放松。

见到迎上前来的赵兴东,**毫不客气的伸手摸了摸大头的脑袋,笑嘻嘻的说道:“兴东,一个假期没见,你这大头咋也没见长呢?”

赵兴东对开他脑袋的玩笑,已经相当有免疫力了,笑了笑没知声,**又说道:“你这回可美咧,跟贾红梅在一个班了,以后拉拉扯扯、搂搂抱抱方便多了。兴东,红梅这娃你可得看紧,我看她天生有一种有勾引男人的骚劲,你可小心戴绿帽子。”

说贾红梅**,这让赵兴东恼怒,尽管知道对方是开玩笑,但他还是收起了招牌式的微笑,正色说道:“小*平,俺头大,绿帽子戴不下,听说你爸长了个小甜瓜脑袋,可是啥帽子都敢戴,这绿帽子还是让他老人家戴吧,俺是晚辈,咋好和他争嘛!”说完把**的铺盖扔到床上,扬长而去。

**被噎得半死,等赵兴东除了宿舍门,嘴里才冒出一句:“你个***大头懒蛤蟆,吃上了天鹅肉,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为老几了!***,以后有你瞧得……”

郭大海也来了,因为平时就人缘好,引得大家都不停和他打招呼。郭大海还是一身破烂行头,下身是永远都没见换过的蓝布裤子,补丁上面落着补丁。原本白色的汗衫,早就被洗成灰色了。这次脚上的布鞋倒是新的,不过不是用黑布纳的,而是用花布。身上背着比别人都薄的被褥,头上还缠着用的已经糟的毛巾,满身风尘仆仆,一看就知道是长途跋涉,步行来的学校。

前两天,赵兴东拜访三班老同学时,曾经到过他家,穷的真是可怕,家里有五间土房,都破损严重,这倒没什么,多数农民也都是那样。关键是郭大海家里孩子太多了,算上他整整七个,据说还有五个没养活,早早死掉了。这年代家里有三四个孩子不奇怪,可有七个还是显得晃眼。这一家九口人都是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郭大海的父母还不到四十岁,但看着像过了六十。赵兴东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抚养这七个孩子的,而且还要供郭大海上高中,简直和红军能完成长征一样,不可思议。本着穷则思变的想法,赵兴东提出来让郭大海的父母帮着收鸡蛋,原想他们肯定会很高兴,毕竟给他们家多了一条营生,但被郭家夫妇断然拒绝,他们甚至苦口婆心的教育赵兴东,要好好上学,不要搞跟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要当二道贩子等等。

过分执着的规劝,让赵兴东落荒而逃,赶紧告辞。送他出来的郭大海很不好意思,解释说,他父母就是这样的死板人,从来都不懂得变通,让赵兴东别往心里去。

赵兴东心里想,我自然不往心里去,不过你家都穷成这样了,你爹妈还劝我迷途知返,是不是也没有搞好本职工作啊!当然,赵兴东嘴里说的却是郭家家风正,值得钦佩的鬼话。但他对郭大海和他们家的贫穷还是很同情的,分手时给了郭大海五斤粮票,可郭大海真是他爹妈的种,死活就是不要,让赵兴东无奈,最后只得使了一招“算借的”才让郭大海收下。路上赵兴东琢磨,也许正是这种死板、不变通的人,才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养活七个孩子。头脑灵活一点的人,反而是做不到吧。不过要是大环境不改变,这郭家很可能最终全家一块儿饿死……

在操场,郭大海一见赵兴东,就跑了过来,伸手从裤兜里掏出五斤地区粮票,正是赵兴东上次给他的那张粮票,塞到赵兴东手里,说道:“兴东,谢谢你的好意,可俺不能收,虽说是俺借的,可俺拿啥还呢?兴东你别介意啊!”

见赵兴东无奈的收下粮票,郭大海也似乎放了心,然后又说道:“兴东,你晚上没事吧,要是没事,晚自习以后,俺去找你说点事。”说完一脸的期盼。

赵兴东心想,郭大海咋看起来吞吞吐吐的,没有往日的豪爽,也不知道他晚上要说啥,就道:“中,那咱晚上说。”

田中原、林梅也来了。田中原在高一四班理科重点班,林梅在高一一班文科重点班,因两人家在县城,都不住校。田中原一副书呆子的架势,不屑搭理别人,别人也不搭理他,赵兴东倒是和他打了个招呼。

林梅则不同,进了校门有说有笑,根本没有认生的感觉,高挑的身材、白嫩的皮肤、活泼的性格,一下落入全校师生的眼中,一时间惊为天人,当日就被男生们私下里选为校花……

当然,贾红梅也来了。夏天的劳作晒得她有些黑了,不过也使得身子骨更结实了,体型更匀称了。赵兴东迎上去,接过行李,心疼的说道:“看把你累的,赶这么急干什么?”姑娘听出恋人语气中的疼爱,心中暖暖的,含情脉脉的答道:“还不是想早点见到你。”

赵兴东听了心中也是温暖,把贾红梅送到女生宿舍门前,说道:“你先收拾,午饭的时候,咱们食堂见,俺给你打你最爱吃的豆腐。”

………………………………………………………………………………………

作者语:人渣的同学们都到了,校园生活,又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