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今昔 十八
作者:月下梧桐雨如丝      更新:2019-08-06 05:21      字数:2330

板寸短发,两道浓黑的眉毛之下,是两汪深邃的深潭。整个人,给人一种很精神的感觉。

“哦,好像,好像是在哪儿见过——”我这样默想着,一时忘了打招呼。

“哦,是五班的吗?”只听他这样问道。

我回过神来,这样回答道:“嗯,是啊!你,你是——”

“哦,我叫潘毅军,是二班的。”眨了眨眼后,他这样回答道。

“二班,不错啊。我,我叫——”说到这儿,我停了下来。在一个男生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毕竟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再说,自己的名字,也不是非要告诉他不可的。

就在我迟疑之际,只见他脸上闪过一丝得意而狡黠的微笑,接着就是这样一句:“哦,叫明晓玉吧?”

我点了点头:“嗯,我就是——”

说到这儿,我心里嘀咕道:潘毅军,你这家伙,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呢?在你开口自报家门之前,本姑娘可不知道你的那所谓的“尊姓大名”啊!这样说来,校园里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哦,出来散步啊?”他这样说道。显然,他是有意转了个话题。

“是啊,你,你呢?”这样说着,我下意识的扫了他手中的课本一眼。

他自我解嘲道:“我啊,本来也是想着要出来走走的。不过,出发之前,我又这样想,就这样空无一物的到外面去,好像有点游手好闲吧?这样想着,就随手拿了一本语文书——”说着,将那本语文课本向上扬了扬。

我心里暗自好笑:“随手拿了一本语文书”?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好几个科目,为什么就不随手拿一本英语或理化什么的呢?“此地无银三百两”?!看来,你这潘毅军潘同学,平时,对语文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嗯,刚才在背诵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时候,换做一般的同学,稍有卡壳,多半就会直接翻书来看了。而你偏偏不翻,尽量先绞尽脑汁的去回忆,后来,还真的想出来了。别的且不说,这份定力与毅力,就不容小觑。

“以后,我出来散步的时候,也要随手拿一本语文了——”瞥了他一眼之后,我这样说道。

他也像是听出了什么,淡淡一笑之后,这样说道:“时间,其实也不很多了,利用休闲时间,先把一些古诗背下来,也是一件好事情——”

我点了点头:“这种想法,我也有过。不过,每次出门,就想着轻松自在,懒得再去拿什么课本了。”

“到外面散步,彻底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他这样宽慰我。

我暗自思忖道:你这样说,主要是为我考虑,不希望我因为这件事而产生某种不安的心理。对于你的好意,我只能心领了。在学习上,不善于抓时间、挤时间,确实是我的一大弱点。对此,我应该有点自知之明。当然,榜样在前,我以后出来散步,随手带上一两本书,未尝就不可以考虑?

“你的做法,值得学习。”我脱口而出。

他点点头:“在学习上,多交流一下,取长补短,是很有用的。”

就这样,围绕着学习问题,我和他,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谈起来了。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两个人停了下来。

扫了他一眼之后,我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侧:哦,为什么,为什么两个人一时说不下去了呢?看来,在学习方面作一些交流,确实很有必要。只是,在这样一个地方,除了学习,就不能再谈点别的什么了吗?

哦,刚才,还没等我自我介绍,他就知道我叫明晓玉!这,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当然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多知道几个同学的名字,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然而,问题,也就出在这儿了。在我们这个学校里,思想还比较保守,男女生之间的交往,还比较少见。在这种情况下,知道本班同学的名字,比较正常。如果知道别的班级的异性同学的名字,就有点耐人寻味了。虽然不应该捕风捉影,不过,这至少也说明,这家伙,平时就注意到我了,要不然的话,就不可能知道我的名字的。当然,如果是那些比较出名的同学,另当别论。问题在于,平时,我并不是那种显山露水的同学,相反,倒像是墙角的一棵不知名的小草,默默无闻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能够叫出我的名字,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当然,话也要说回来,知道就是知道了,这已经是事实,不能再改变了。

我真正所想的是,以后,以后该怎么办呢?

大家只是普通的同学关系,有必要像那么多吗?

确实,不应该想那么多。不过,如果只是普通的同学,就应该只谈学习啊。问题就在于,学习上的事情,只谈了一些时候,就停下来了。由此不难想象,只谈学习问题,也不是万能的。也就是说,除了学习问题,还有一些事情,也是可以谈谈的。只是,双方都比较矜持,比较谨慎。这样一来,反而变冷场了。

哦,打招呼之际,我曾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他,好像在哪儿见到似的?

大家是同一个年级的,自然是见到过的,这有什么大惊小怪吗?记不清楚,只是平时不曾留意。

我,我所想的,不是这个意思。

我是这样想,这张脸,这么熟悉的,似乎很久以前就见过了。也就是说,彼此之间,应该是老相识了。

这一刻,由于已经安静下来了,我的思路,也就慢慢清晰起来了:原来,这潘毅军,跟我以前的一位老相识,长得颇为相像!于是,在那一瞬间,那个名字,差点儿就要脱口而出了。

我所说的老相识,自然就是梁晓静,儿时的那位邻家小哥哥了。

当然,我很快就清醒过来了:两个人只是长得有几分相像而已。是两个人,而不是同一个人。

那么,事情就那么结束了吗?我的感觉是,恐怕也没那么简单吧。

确实,一转眼就快十年了,在我的世界里,那位小哥哥多半只能是回不去的孩提时光了。然而,对于眼前的这一幕来说,那又何妨呢?眼前的这位潘毅军,就算只是那位邻家小哥哥的影子,也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好感。相比于以前的影踪全无,这样的影子,就不值得真实吗?对啊,不管怎么说,都聊胜于无吧?

唉,人的心思,就是这样复杂、微妙。

这个初春的午后,如果我不出来,就不会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