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作者:博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90

舟麟对英子说:在中国历史上,当过皇帝,后自愿或被迫当太上皇的皇帝有:晋惠帝司马衷、十六国时代大凉天王吕光,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北齐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北周宣帝宇文?、隋炀帝杨广、唐代高祖李渊、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顺宗李诵、昭宗李晔;宋代徽宗赵佶、钦宗赵桓、高宗赵构、孝宗赵?、光宗赵敦;西夏神宗李遵顼、西辽直鲁古、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弘历。还有两人是没有当过皇帝的太上皇:秦庄襄王、汉刘太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但这不过是有太上皇称号的开始;真正做了太上皇的,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位。据史料记载:有一天上朝的时候,刘邦忽然发现自己年迈的父亲也跟着大臣向自己行礼。大概是良心发现吧,他慌忙走下帝座扶起白发苍苍的父亲,并颁旨封他为太上皇,免去今后每天的朝拜。

英子说:“可以说,李世民是发明“太上皇”的始作俑者。当年李世民既想做皇帝,又不愿背上逼宫篡位的千古恶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尊奉皇父为“太上皇”,以保全皇父的体面。李渊做了10年太上皇,于公元635年抑郁而逝。

有意思的是十全老人乾隆,清高宗弘历。弘历25岁登基时,曾经烧香祷告上天,自己如果能做60年皇帝,就把皇位自动禅让给儿子,但这并不说明他不想做终身皇帝,而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长寿。他于公元1735年登基,到1796年已坐够了61年皇位,与康熙做皇帝一样长了,再不兑现诺言,实在无法向上天和臣民交待。于是,他宣布禅位给太子?琰(即嘉庆),但他同时又宣布自己身体康健、精力充沛,仍要过问军国大事,指导新皇施政,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太上皇。其时,嘉庆已人到中年(37岁),根本不需要这样一个“顶头上司”,但皇父执意如此,他也无可奈何。乾隆做了4年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嘉庆也只得伴随皇父当了4年“实习皇帝”。

太上皇,倒不一定都是做皇帝的儿子尊奉的。有的是主动传位于太子;有的是在形势逼迫下,不得不给儿子让位。他们的境遇也很不一样,有的仍牢握权柄,操纵朝政;有的颐养天年,悠哉游哉;还有的被软禁起来,与囚徒无异。总观上述太上皇,极大多数都是被迫而不是自愿当太上皇的。做了太上皇之后,除了刘太公,一般的日子都要比以前难过。在这些太上皇当中,朱祁镇搞政变复辟,从新当上了皇帝,而乾隆继续掌握着朝政大权。我俩来看第十五章:”但凡知道中国“太上皇”命运的第一代企业家,都不会自羽“太上皇”。而所有的有志气的企业家,都不希望自己头上还有一个“太上皇”。这大概就是中国企业家在权力交接过程中交接双方共同面临的困惑。而灰鸽不这么看,也没有困惑,他要顺水推舟,要见识见识小罗的管理才能,同时自己为了延年益寿,正好借坡下驴躲个清净。

小罗还用惯用的招术,借刀杀人之计,请能人来帮着管理。招聘广告发布出去了,可没人敢来应聘。有这么一天,来了一个世界鼎级‘老鼠世纪纵横管理团队’的专家李斯。他向小罗介绍说:“我们是中国“第一代咨询”的倡导者,领导人是荀子先生。我们实施精品战略,强调实务、实战、实效,注重长期合作。是亚太十大咨询师领跑者,拥有国内一流咨询专家团队。我们的咨询团队是咨询派、实战派和学院派的三派融合,咨询派已积累了三百多家大型企业咨询经验,实战派是来自国内外著名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如联想、华为、中兴、IBM),职员都具有成功企业管理经验;,深谙先进管理理论;我们尤其擅长集团管控咨询、企业财务管理咨询、企业战略管理咨询、流程再造咨询、企业文化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同时团队骨灰级人物:荀子又推荐学院派的来自国内外一流商学院的同学韩非。”

这位李斯的处世哲学是“老鼠哲学”。人是一只老鼠,同样是老鼠,但有粮仓老鼠和过街老鼠之分。“我”要当一只粮仓里的老鼠。为这一目标,李斯奋斗了一生。临死的时候长叹一声“仓鼠上越高,摔越远。”

李斯被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厕所见到老鼠吃人粪,一见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吓跑了。后来,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很自在的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应该象在粮库里偷吃粮食的老鼠,才能为所欲为,尽情享受。

在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是不甘寂寞,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拜荀卿为师。荀卿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他是打着孔子的旗号讲学的,但是,他不像孟子那样墨守成规,而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因而很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反复思考应该到哪个地方才能显露才干,得到荣华富贵呢?经过对中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他认为俗界无所作为,其它各路也在走下坡路,决定到带有仙气和霸气的阿房宫去。

临行之前,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那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地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阿房宫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那去。”李斯告别了老师,到阿房宫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李斯到了阿房宫以后,很快就得到小罗的器重,有了接近小罗的机会。一次,他对小罗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并给小罗写了一封信,说为什么这些东西可用而人才就要逐,看起来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别人的力量,却不利于我们。”

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因此,这篇《谏逐客书》成为历史名作。小罗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正当李斯步步高升的时候,小罗又十分喜爱韩非的才华。韩非和李斯是同学,他继承了荀子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理论。韩非是一位大思想家,学问比李斯大得多。却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但善于著述。韩非先到韩国公司以后,看到韩国公司民族主义太强,多次上书献策,但都未能被采纳。于是,韩非发愤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说难》等。他的书传到阿房宫,由于讲的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小罗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不久,韩非被老师派来了,小罗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小罗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小罗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贵族,韩非爱外国公司不爱本国公司,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

小罗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根据园区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韩非到阿房宫以后,又得罪了章邯。章邯为小罗立过功,深得小罗的重用。韩非却向小罗说,章邯出身不高贵,当过大流氓,认为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使得小罗很扫兴。事后小罗又向章邯问起韩非,章邯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在李斯和章邯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从此以后,李斯没有对手,更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小罗出谋划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