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处在何地,而是你将要往何处去。戴斌在李建国的熏陶下,下定了要走出去穿皮鞋的理想,这将是他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
做一个选择相对容易,而面对人生的挑战则是需要有大毅力的,戴斌和李建国以一种读书互助的形式继续没老师的自学生活,这是一种极其清苦而孤独的生活,甚至要面对别人的白眼和讥笑。1977年的第一次高考让很多知青明白恢复高考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天上扔下一条梯子,谁都可以攀着这条梯子跃出农门,甚至比招工、当兵这样的路子更难,很多人都放弃了。李建国第一次高考失败后,对他嘲笑自然滋生在知青之间,有意无意、恶意善意的当面嘲弄自然也随之而来,而戴斌,这个高一都没上完的农村人也跟在后面起哄,不光知青在后面嘲笑,有时候本村的人也拿这个开他的玩笑。
戴斌要感谢自己的母亲,母亲得知他想要考大学的决定后,义无反顾的支持,对幺儿说全家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支持儿子读书,戴家总要有个有出息的,另一个是大队书记,书记知道戴斌准备考大学的事情后,专门有天转悠到小学校里来,在视察过知青点后,专门对戴斌说:“小家伙,好好学习,城里人能考,我们农村人为什么不能考,不但要考还要考上,为我们大队争口气,报名的事情不要担心,大队一定推荐你去报名。
有了支持,戴斌对参加高考充满了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天气热了,他就打桶冷水把脚泡在水里,既消暑又防蚊子叮脚,只是有时候泡久了把一双脚泡的白喳喳的。当代课教师还是有些好处的,戴斌在学校里能找到不少用过的纸张利用没写字的地方打草稿,验算数学和物理题目,那个一个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戴斌也不可能用家里的钱去买练习本当草稿纸,那对这样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戴斌需要的草稿纸数量是巨大的,没有老师,只能靠勤奋,戴斌记得最后用去的草稿纸,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摞起来比自己还要高。
戴斌用毛笔写下当时最为普通的励志名言贴在墙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自己没有老师,只能靠勤能补拙。而李建国与戴斌两个人是相互促进,一边互相帮助,你检查我背书的情况,我验算你的题目,在这段时间里,李建国和戴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种友谊真正属于一种患难之交,李建国在以后很多场合都说过,人说知青在一起的交情深厚,我和一起下放的知青当然十分深厚,而比这更深厚的就是我和戴斌的感情了。
那时候没有什么补品和营养品,李建国家里人口多,对李建国的支援也很有限,而这时的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吃饱肚子之余至少有些鸡蛋,再说,戴斌的家乡虽然属丘陵地带,但水塘沟坝却很多,虽然大塘里面的鱼虾是属于生产队的,不能去网钓带回家弄着吃,但只要有水的地方到处是鱼,戴斌的母亲带着戴斌的姐姐戴红梅下了工之后,就在水沟里摸些小鱼虾。那时候不比现在,现在的人大鱼吃的厌烦了,要吃野生的小鱼,那时候这些沟渠里的小鱼几乎是没什么人吃的,都喜欢吃大鱼,只有乡下人用这打牙祭,生产队里对这些个事情都算睁只眼闭只眼的,野生野长的,也算不上集体财产,只是不要拿出去卖钱搞“投机倒把”就是。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提“割资本主义尾巴”了,戴斌家里养的鸡也多了些,自然鸡蛋也多了,不过戴斌母亲基本上都省着给老幺儿子吃了,为这事情,戴斌的二哥还和母亲吵了一架,戴斌后来听姐姐戴红梅说了,心里总觉得对二哥有些歉疚,家里培养自己读了书,这些个好处都给自己占了,让二哥受苦了。
戴斌母亲常常把这些个菜烧好,不是自己就是要女儿戴红梅赶路送到小学校里给戴斌补充营养,都是熟的去,等着人吃完还把碗筷洗干净再走,戴斌母亲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很清楚,儿子看书的时间精贵,耽误不起。农村人心地实在,见城里来的知青李建国和自己儿子在一起学习,戴斌母亲总是叫着李建国一起吃,李建国心里很是感动,不止一次的对戴斌说,自己以后出息了,一定会报答的。